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正式拉開帷幕,經過16天的精彩比賽,于2月20日勝利閉幕。冬殘奧會于3月4日開幕,進入賽事日程。由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國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及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接完成的運行設計將繼續迎接殘奧的考驗。
冬奧會賽事中場館的組織運行是一項非常復雜、專業的系統工程。賽前必須通過運行設計,對各類人群賽時使用場館的需求并結合賽時日程安排進行分析,確定場館各層各功能分區及各類人群運行流線,深化所有賽時相關的設施點位及使用計劃,形成一套從場館外到場館內的完善的運行設計方案。場館運行團隊據此制定出全面合理的賽時場館運行計劃。冬奧各場館經受了賽事的實踐檢驗,圓滿完成了使命。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首次提出了運行設計的概念,用以解決競賽、市場、安保、交通、住宿、服務、物流、媒體等一系列問題,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逐漸擴充并完善了運行設計的程序和內容,形成一套完整的設計體系,通過運行設計,形成場館設施手冊,用于場館運行團隊組織保障各項賽事的順利進行。2012年倫敦奧運會后,國際奧委會即開始推行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設施手冊編制工作。
自2018年10月開始中國建設科技集團所屬中國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及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接冬奧冬殘奧會場館設施運行設計,設計團隊堅持不懈付出巨大的努力,直至2022年2月4日冬奧會開幕,歷時三年多時間。主要涵蓋延慶賽區及北京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延慶賽區核心區公共區、延慶賽區及賽區間、延慶制服和注冊分中心、延慶殘奧頒獎廣場、延慶阪泉綜合服務區、延慶高鐵站、國家體育場、主運行中心、技術運行中心、清河高鐵站、冬奧交通指揮中心、冬奧電力運行中心、北京冬奧組委總部、主物流中心、北京制服和注冊中心、冬奧會興奮劑檢測中心、設施手冊編制標準、觀眾手冊及出版物共21個子項的場館運行設計及標準編制工作。
運行設計的概念應用于冬奧冬殘奧會在我國還是首次,很多場館業務領域在國內都是空白,設計團隊通過不斷摸索、學習、總結,歷經3年多持續艱苦的工作,順利完成了各項編制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其應用不僅局限于大型體育賽事,對于大型商業、文化活動場館等同樣適用。在場館建筑設計之初融入運行設計的理念,融入智慧運行的理念,綠色發展可持續的理念,最大限度減少后期針對不同活動運行時所產生的臨時設施增建數量,使場館運行成本節約,綠色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