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提出了復雜山地條件 “順形勢、弱介入、可逆式”設計理念和方法,創建了冬奧會級別 高山滑雪場館設計、建造、運維成套創新技術體系;創建了冬奧會級別雪車雪橇賽道及場館設計、 建造、運維成套創新技術體系,在世界范圍內開創了山體南坡建設雪車雪橇賽道的先例;創建 了冬奧雪上體育運動與生態環境共生的“山林場館”創新技術體系,打造了復雜山地、地質脆弱、 生態敏感、場館集約等建設條件下的綠色冬奧工程范例;開創了應對復雜山地冬奧場館非標和 未知條件并與可持續工程相結合的設計模式,創建了冬奧遺產可持續工程創新技術體系,構建 了冬奧賽區建設兼顧社會可持續性的實踐新路徑。項目成果支撐建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滑行中心 和世界領先的高山滑雪中心,在延慶賽區實現了“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建設目標。
項目建立建模精度達到 LOD500 的 BIM 技術示范工程模型 2 套,完成示范工程 1 項、平臺應用
示范 2 項,編制導則 9 部、標準 6 部、設計說明書 1 部、技術文件 4 套,研發設備 1 種,申請
發明專利 21 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1 項,取得軟件著作權 20 項,發表論文 59 篇。項目成果
通過了由中國建筑學會組織,9 位院士共 13 位專家參加的科技成果鑒定 , 專家組認為:項目組
在冬奧雪上場館設計建造運維關鍵技術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和實踐,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冬
奧雪上相關工程建設領域空白,可高質量滿足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冬奧賽事需求,創新成果達
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