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創建了動態環境人體熱舒適新理論與科學度量方法,創立了人體熱舒適自適應 PMV 理論,
創建了客觀度量建筑環境人體熱舒適的生理指標體系,構建了隨環境溫度變化的人體生理指標
動態響應全圖,突破了熱環境分級從定性到定量的技術瓶頸。建立了基于人體熱舒適的建筑環
境營造節能技術體系,提出兼顧舒適和節能的大型公共建筑空間熱環境分區、分級工程設計新
方法,解決了熱環境多參數補償由線性到非線性的難題,發明了地鐵隧道 - 站臺有序活塞風調
控等技術。研發了空調系統高效運營調控技術與舒適節能空調裝備,解決了夏季空調容易產生
冷吹風感、冬季空調熱氣流上升,可再生能源高效、集約利用等難題。項目成果應用于全國不
同地區 30 余項大型工程和全國多個城市地鐵車站,建筑類型涵蓋體育場館、機場、軌道交通、
大型商業建筑、居住建筑及城市綜合體。提高了建筑空間熱舒適,同時降低了能耗,獲多項國
內行業工程金獎,并研發舒適節能供暖空調裝備、實現產業化。成果近三年新增產值 35.7 億,
新增利潤 4.7 億元。經濟效益顯著,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建筑熱環境理論及其綠色營造關鍵技術
發布時間 2022年11月29日